校园动态

News

诗韵流长满园香 文化传承谱华章 ---扶轮学子在首届“华夏杯”中学生诗歌大赛中取得佳绩

2024-11-20

1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华夏文化艺术院顾问徐宜发、赵国训、崔战杰、新华社河南分社原副社长王耕、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等领导点亮启动球,首届“华夏杯”中学生诗歌征文大赛启动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华夏文化艺术院顾问徐宜发、赵国训、崔战杰、新华社河南分社原副社长王耕、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等领导点亮启动球,首届“华夏杯”中学生诗歌征文大赛启动

2 评委对征集的作品评审

评委对征集的作品评审

3 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黄河科技学院副校长于向东、华夏世博集团董事长、华夏文化艺术院理事长牛海峰、郑州市二七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马遂鑫为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

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黄河科技学院副校长于向东、华夏世博集团董事长、华夏文化艺术院理事长牛海峰、郑州市二七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马遂鑫为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


近日,由河南省诗歌学会、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黄河文化传播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华夏杯”中学生诗歌大赛颁奖仪式暨河南省诗歌学会中学分会副会长单位授牌仪式在郑州市五十七中南校区举行。

本次大赛以“诗意润校园 青春更精彩”为主题,旨在使广大中学生进一步开阔创作视野,提升审美情趣,增强人文素养,用诗歌展现青春风采,书写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活动激发了当代中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和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诗歌创作平台,鼓励他们用诗歌这种文学的、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物虑情思。在创作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诗歌文化素养、文学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对课内外、古现代的诗歌理解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即培养了创作创新思维,借古之意象,慨今之感叹,学会以诗人视角、思维来认识世界,提高起创作创新能力,也开阔了文化视野,传承与创作传统与现代诗歌,延续中国特色文化风格,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变迁与时代剧变下的个人思考。

据悉,本次大赛作品征集活动自今年3月在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举办的新春诗会上启动,6月份在尚美中学举办的“七一”诗会上进行了再动员;共征集到了400多首多种题材的优秀诗歌作品。大赛自启动以来,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师生积极参与,充分动员组织,围绕主题踊跃投稿。最终由学校语文学科教研组长蔡燕盈老师辅导的刘力硕、闫佩煜、李雨晴3名同学荣获三等奖,扶轮外高荣获优秀组织奖。

首届华夏杯中学生诗歌大赛我校学生获奖名单及作品: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刘力硕同学《乡土青年》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闫佩煜同学的《中原颂》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李雨晴同学的《望中原》

注:3名同学目前已经从扶轮外高毕业,升入高等学府深造

获奖作品

《望中原》

李雨晴

望中原,

汩汩黄河万世流,泱泱文明耀神州。

几千载弦歌不辍,数万年薪火相传。

望中原,

巍巍嵩山极于天,玄鸟天降生商源。

千里沃野如诗如画。辛勤人民至真至善。

望中原,

《唐宫夜宴》现盛世,《洛神永赋》舞新篇。

融通古今佳作频出,钟灵毓秀赓续绵延。

望中原,

交通枢纽领发展,河南文旅火出圈。

吾侪青年逢盛世,葳蕤繁祉满中原。

《乡土青年》

刘力硕

曾无数次赤脚蹚过溪流、踩过泥泞,

仰倒在厚密的草甸里,

眯窥着艳阳,

天高地阔、一览无余。

想必在低掠而过的飞鸟眼里,

我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快活的奇迹。

看着疾速倒后的束束麦茬、倾颓苞杆,

你是否会想起:

在窜着流萤的夜里——

大胆地向前扑去!

曾热烈悠扬的歌声,

为何在这座森林里沉寂。

战栗地仰望,

刀剑丛起、直刺天际。

在这伟力浇灌的高城里,

简直连人都要成为任它装点的饰品。

放声高歌呀,我亲爱的青年,

将乡愁铭刻在田垄上、菜畦里。

愿你带着泥土的清芬,

在车水马龙的霓虹里——

大胆地向前奔去!

《中原颂》

闫佩煜

风过中原惊锦浪,洪流万里过云苍。

黄河滚滚波涛涌,嵩岳巍巍气势昂。

忠武破金名远扬,老聃智深永流芳。

人文荟萃景如画,英杰风流万古传。

4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优秀辅导教师蔡燕盈

辅导教师:蔡燕盈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学科教研组长、郑州市教育局学术技术带头人。从教以来,始终尊重每一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用爱滋养学生心灵,做有温度的引路人。语文是一门有情怀的学科,只要用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生活的百般滋味,清风盈然,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