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开展分学科的微项目化学习
2020-10-12
阶段计划表
“发现秋天”微项目思维导图
落叶之间发现秋
诗情画意中感受秋的精彩纷呈
数形之间感知秋
英语美文中感受秋
科学观察中发现秋
色彩之中感知秋
在秋天能发现什么?
看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近三周以来,以“发现秋天”为问题驱动,开展的分学科的微项目化学习。
继“把疫情当教材”云端开启项目驱动式学习活动后,该校除了利用假期和特殊时机开展跨越学科边界的项目化学习之外,还将各学科依据学段知识与能力目标进行整合,开展了常态化的、形式自创的微项目学习,使项目化学习系列化推进,力求学科核心素养真实落地,此次“发现秋天”微项目化学习实践就是该校将项目化学习常态化的又一次尝试。
本次微项目化学习为时三周,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牵头同时进行,按照教研组推进阶段 研讨优化成型阶段 学生自主完成阶段 成果汇总阶段,逐层推进,合作完成。近20天里,师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不仅对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深度学习,也从书本走到了实践,从课堂走到了室外,形成了许多精彩的以“发现”为驱动性的主动学习的微项目化学习范例。
语文学科教师和学生展开了一场“学”与“行”的启发式对话。走进秋天,发现诗意语文。秋来了,低年级孩子们发现了落叶的美,把它们拼成课文中的插图;中学段孩子们运用平时积累的农间谚语发现劳动之美,亦或是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找到发生在秋天的传统节日与习俗;高年级孩子们在诗情画意中画秋扇,记秋思,传颂我国传统文化,感知中华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感动与力量。
数学学科教师通过兴趣驱动,找准秋天与数学的联系,通过数与形的构建让我们感知到大自然的美妙,通过数据分析让我们发现秋天的悄然而至,原来,数学世界也可以承载秋的诸多浪漫。数学实践再一次让学生明白直面问题,深入研究,用知识为生活服务,就可以发现多彩数学。
同样,英语学科从学科核心素养入手,在师生用心的学习与发现中,在不一样的语言文化中感受生活,感受文化,感知语言魅力。科学学科教师则紧扣各学段知识能力目标,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发现、记录、采集,汇总成了以温度、农作物、植物、生态等资料为主题的微项目学习实践成果。美术学科大胆运用色彩的感知让孩子们本能地去觉察秋天的“性格”,通过这次快乐的秋天发现之旅让绘画零基础的孩子惊叹自己的大作,原来技法不重要,真实的感受才是绘画的原动力,这不正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落地吗?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本次微项目化学习虽然分学科进行,但是在问题转化为研究实践时,该校学生已完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化、梳理与共融。发现秋天,该校不仅发现孩子们灵动的思维之翼,闪动的智慧之光,更惊喜的发现他们沿着“生活教育学说”的路径又深入了一步,见微知著,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定会在“教”与“学”这条道路上找到更有触感、更有温度的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