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精求索,共谱教研新美篇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进行教学研讨公开课活动
2024-10-11
校领导和老师们在新校区先进的的录播教室参与听课
闫培老师讲授教学研讨公开课
认真观课
学科组教师细致评课,充分研讨
深耕课堂,赋能未来,秋色宜人,新校区美景无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与合作,切实打造扎实高效的常态课堂,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思路和新方法,10月10日下午,学校语文学科组闫培老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教学研讨公开课——《笑问之间,尽显风流》《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联读。
在本次展示活动开始之前,授课教师仔细研读新课标,认真进行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学科组教师的协助,对所选课文的教学设计进行反复修改,为本次公开课做好了充足准备。
在课堂上,闫老师的语言抑扬顿挫,始终以读贯穿,以读促悟、以读促教、以读悟景、以读悟情,教学内容完整饱满。整节课轻松有趣,语言干脆利落、毫不拖沓,扎实有效,立足文本,发人深省。教学工程中闫老师用“笑”和“问”这两个字来引导比较阅读,感受笑问之间,两位词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她启发学生去词中找出可以看出苏轼“为何而笑”的关键词,辛弃疾“为何而问”的关键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词中,走近了词人。
闫老师为了引导学生能深入理解词人为何“笑”为何“问”,相机出示苏轼、辛弃疾进退沉浮的人生背景资料,使学生从表层理解词意,发展到深层理解词情,同时让学生谈谈两位词人所带来的启示,为学生的人生之路铺下“文化”的基石,搭建“核心素养”的桥梁,将这种“不知不觉的成长”变成一种“有意为之”的浸染和熏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学中的诗意一直都在,它随时会醒来,当它醒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准备好一颗“诗心”去迎接它。
台上的老师讲课激情四溢,台下的老师们听课亦是认真专注,全情投入,尽情享受着知识的盛宴。听课过程中,老师们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每个任务活动细节的把握,都做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听课结束后,校长张超、副校长孟慧娟、教务主任陈立胜以及全体高中语文教师参与了评课。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本节课给予高度评价;既肯定了闫老师以点带面,层层设问的教法,也针对课堂教学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探讨。
参加此次公开课展示的闫培老师真诚地说道:“这次公开课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复斟酌教学方法,力求为学生们呈现出一堂精彩而又富有成效的课程。通过这次公开课,我不仅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也从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点评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启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此次汇报课的开展,给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教师们的殷切希望,使所有教师们在相互交流学习中有了新收获、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