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大团结 你我的运动会
2019-08-04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运动会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简称: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或第十一届民族运动会
它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今年是第十一届!
这是一场民族大联欢的体育盛会,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运动员同台竞技,全国的媒体都将聚焦这场赛事。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郑州举行,其中,马术项目于2019年7月12日至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
这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一次在中部地区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有17个竞赛项目、150多个表演项目,会期14天,其中比赛时间9天预计规模约1万人。
主要活动有:火炬传递、开闭幕式、民族大联欢、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比赛等
会徽:
本届运动会会徽主体图形由腾飞向上的龙、凤及两侧的色带组成,龙凤形似阿拉伯数字“11”,恰为本届运动会的届次,又寓有“龙凤呈祥”之意,两侧旋转成半圆的橙色与蓝绿色的色带,分别代表着黄河与长江,寓意天南地北各民族的团结凝聚,会徽轮廓与汉字“中”的轮廓相似,龙凤相依相伴腾飞之势,突出了主题:“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吉祥物:
吉祥物是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名为“中中”的龙娃,龙娃胸前的装饰图案取自郑州出土的商代经典青铜器“商鼎”,体现举办地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寓意郑州自古就有“天地之中”的美誉,同时,河南话里“中”字表达的意思是肯定、鼓励和赞誉,饱含着河南人民对运动会圆满成功的祝愿。
主题歌:
主题歌《奔跑的梦想》,由著名词作家王平久、作曲家马上又(回族),以及音乐制作人常石磊(蒙古族)联袂制作。
开幕式&闭幕式
开闭幕式都在郑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开幕式时间:2019年9月8日晚
闭幕式时间:2019年9月16日晚
赛点及赛事一览: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设17个竞赛项目、150多个表演项目,除了竞赛项目中的民族马术和表演项目中的马术、赛骆驼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举办外,其余竞赛和表演项目都将在郑州市举办。
郑州一共安排了6个赛区10个赛点进行,具体赛区和比赛项目如下: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竟然这么好玩!运动员以少数民族为主。
总赛程中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团中要有本地区独有的世居少数民族的运动员,而且很多比赛项目中对汉族运动员有人数限制,奖牌不是金银铜,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各单项比赛将录取前8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扩大了奖励面,突出了参与性。
竞赛的项目更独特,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赛项目跟大家印象中的运动会完全不同,三大球、跑步、跳水、跳高这些常见的项目在这里都没有,或者是不太一样,而荡秋千、打陀螺都是竞赛项目,听上去就特别酷!
到底有哪些好玩的比赛项目呢
一起来看看~
1:花炮
花炮也叫“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仡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相传为诸葛亮当年南征时所创,在湘、鄂、渝、黔等省边境地区深受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因为抢花炮的比赛过程类似橄榄球,所以也被称为“中国式橄榄球”。
2:珍珠球
珍珠球原名为“采珍珠”,是满族流传下来的体育项目,由满族先祖采珍珠的劳动演变而来。珍珠球是一项对抗性、竞争性和趣味性极强的球类运动,融合各种技战术,比赛非常激烈,因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3:独竹漂
独竹漂俗称“划竹竿”,运动员站在竹筏上,以小竹竿当桨,在水上划行,颇有“一苇渡江”之感,被誉为“中华一绝”。
独竹漂发源于赤水流域,是黔北独特的一项民间技艺,作为竞赛项目,对参赛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平衡协调能力,同时对力量、耐力、技巧等也有很高的要求。
4:陀螺
陀螺又称打陀螺,1995年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为比赛项目。
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陀螺比赛,由守方先旋放陀螺,再由攻方抛掷自己的陀螺击打守方的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者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旋转的时间更长则得分。这项比赛极具观赏价值,运动员高超的技巧会让你眼界大开,感受到陀螺比赛的魅力。
5:板鞋竞速
板鞋是广西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生活用具,即用两块木板制成的木板拖鞋,称之为“板鞋”,通常称“木屐”。2007年,板鞋竞速正式成为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该项目集竞技、表演、娱乐于一体。(有点像拓展训练里的“齐心协力跑”)
6: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原名为“高脚马”,也叫“骑竹马”,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省。1986年,成为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2003年的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首次被列为竞赛项目。
与普通的田径跑步不同的是,高脚竞速是一根竹竿上面绑了脚蹬,不仅运动员的脚要踩在脚蹬上,而且在跑步过程中手也要握住竹竿。这项手脚并用的竞赛项目,对运动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要求很高,极具观赏价值。
在比赛中,分为男子/女子100米、200米、2×200米接力;4×100米混合接力几个项目。
7:押加
押加是一种趴着拔河的体育项目,就是两名比赛者分别趴在场地两端,二人的脖子上套上同一根长绸布,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拉爬,拉过指定区域者即为胜出。押加在藏族地区最为流行,因此也叫做“藏式拔河”,藏语名为“浪波聂孜”,意为大象的脖子。
该比赛仅限男运动员参加,按照体重分为6个级别。
8:民族式摔跤
摔跤是一种古老的竞技运动。在1953年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摔跤就成为一个重要比赛项目。民族式摔跤是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中奖牌设置最多的项目,不同民族的摔跤方式有各自的规则与裁判法。比赛按体重分级别(搏克除外)。
本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式摔跤分为6种:
1、搏克(蒙古族式摔跤)
2、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
3、格(彝族式摔跤)
4、北嘎(藏族式摔跤)
5、绊跤(回族式摔跤)
6、希日木(朝鲜族式摔跤)
9:射弩
弩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狩猎工具,它是在弓箭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射弩运动,流行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在1986年8月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射弩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射弩比赛,按弩具划分为两个组别进行比赛:民族传统弩、民族标准弩;动作分为:立姿、跪姿。
10:毽球
毽球从中国古老的民间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在传统踢花毽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相争的体育项目,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1995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毽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1:蹴球
蹴球,原称踢石球,是中国十分古老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蹴球比赛在一块十米见方的平整土地上进行,参赛者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或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分。因为蹴球的竞赛规则类似台球,所以也被称为“用脚踢的斯诺克”。
12:木球
木球是回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宁夏是木球运动的发源地。比赛时,每队上场5人,手握击球板,运用传、接、运、抢和击球射门等技术,避开对方防守,将球击入对方球门得分,并用抢断球等防守技术,阻止对方得分。比赛结束时,得分多者为胜。
13:民族健身操
民族健身操,既不同于一般健身操,也不同于民族舞蹈。它是在现代体育健美操的基础上,保留了民族舞蹈元素和民族素材的精髓,让民族文化和体育健身融为一体。比赛项目分为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14:龙舟
龙舟是一项在民间广泛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壮、苗、傣、白、土等诸多南方少数民族均有节日赛龙舟的风俗。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龙舟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比赛将在北龙湖举行。
15:民族武术
少数民族武术的比赛项目包括拳术、器械、对练三种,根据比赛人数和性别,分为个人和集体项目,男子组和女子组进行比赛。
在历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武术项目是参赛运动员最多、争夺最激烈的竞赛项目之一。光拳术,就有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太极、形意、八卦等十几种。
16:秋千
秋千,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唯一只限女子参加的比赛。
秋千比赛,分为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每种比赛方法又包括单人和双人比赛。运动员在秋千架上试荡,以尽可能少的预摆次数达到领先他人的高度或触铃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