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2018-04-18
2018年,全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纳入2018年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之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用好“微党课”“微讲坛”等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和学校建校90周年,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充分发挥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的作用,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发展。
二、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深化宣传教育。坚持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化宣传、网络宣传统筹推进,纳入党员教育、干部培训、学校教学,做到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面覆盖,普及全社会。落实《广告法》和《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推动我校各科室和各年级各类媒体常态化宣传刊播公益广告。科学规划制作一批精致的校园德育主题广告。推动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网德工程,开展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倡导文明上网。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深入拓展“点亮微心愿”等公益行动。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
突出典型引领。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推动学校工作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在各个群体中培养新时代的先锋模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开展“我为正能量代言”活动。组织参与郑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深化“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积极做好向“中国好人榜”推荐评议好人工作。深入开展先进人物学习宣传,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宣讲人才库,组织参与“道德模范在身边”巡讲巡演巡展活动。完善道德模范帮扶和礼遇机制,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学校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
三、深化公共文明提升行动。
以《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实施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公共文明宣传教育,坚持向家庭、学生、社会等层面延伸,实现公共文明宣传全覆盖、见成交。持续抓好“六文明”主题初中活动。坚持教育与管理两手抓,坚持开展不文明行为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实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发挥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公共文明宣传、引导、劝阻行动。
四、持续深化全校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根据新时期文明单位测评体系的不断完善,改进我校文明创建工作管理,促进我校创建工作长态化、长效化。深化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活动,发挥我校文明创建的优势,助力毕河村脱贫攻坚。
深化文明家庭创建。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先进群体的示范作用,挖掘家风文化,传承优良家风。运用传统节日涵养家风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风主题活动,开展“家风评议”、家风故事会,大力学习宣传文明家庭先进事迹。
深化文明校园创建。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征集推荐优秀童谣,深化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开展“十九大精神进校园”“青少年爱国主义第二课堂行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持续开展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五、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加强诚信守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推进诚信守法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